晨曦缕缕,踏上路途!随着盛夏蝉鸣,农学院益农公益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己任,实践团到荔浦市蒲芦瑶族乡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满怀热情与干劲,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青春实践中,以青春视角解码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乡村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01 支农小队出发,青春在田野里闪光
清晨,微风轻拂,阳光洒在万福村的田野上,实践团支农小队成员们背着行囊,在广西大学农学院2024届毕业生、万福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鹏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抵达万福村,走进田间地头。罗汉果藤蔓肆意攀爬,青涩果实挂满枝头;五指毛桃翠绿欲滴,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成员们手持纸笔,认真记录,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种植规模、病虫害防治、收益和政府补贴等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践团到万福村农户家走访 莫思燃 供图

实践团在罗汉果田间讨论记录 刘秀兰 供图


农户正在进行罗汉果人工授粉 刘秀兰 供图
调研中发现,今年当地的特色产业罗汉果因病虫害导致产量下降了不少。成员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积极讨论解决方案。刘鹏站在五指毛桃种植试验田前说:“我在尝试五指毛桃与地胆草的套作种植模式,希望能为村民开辟新路,多一条‘致富路’”。成员们头顶烈日,汗湿衣衫,笔耕不辍,始终乘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怀揣着务实与奉献精神,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难题的“金钥匙”,在泥土中耕耘成长。“干农民这行不容易,不过有你们来帮忙,效率提高了不少!”农户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地说道。


刘鹏向实践团介绍套作立体种植模式 莫思燃 供图

实践团跟随农户到五指毛桃田间调研 莫思燃 供图
02支教课堂开讲,梦想在童心中绽放
当实践团支农小队成员们出发调研时,这边实践团支教小队成员们已牵着一个个雀跃的孩子走向教室——这一天的支教时光,便在这般充满欢声笑语的景致里悄然启幕。心理绘画课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喜欢的人和事",纯真的画作里藏着最动人的情感。手工环节中,五彩缤纷的扭扭棒在指尖飞舞,变成一个个有趣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孩子们举着作品,脸上写满自豪。孩子们专注地制作干花团扇,又在昆虫科普中睁大好奇的眼睛,探索自然的奥秘。防溺水课上,“不能独自玩水!”“落水了要大声呼救!”稚嫩的童声此起彼伏,实践团成员们还通过情景模拟,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最令人惊喜的是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气泡翻腾间,实践团成员们同时普及艾滋疾病传播原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知识在游戏中传递,创意在指尖绽放,实践团成员们用爱心为孩子们的夏天描绘出绚丽的色彩,将希望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发芽。

实践团在支教课堂与孩子们制作团扇 莫思燃 供图

在支教课堂上孩子们回答问题 莫思燃 供图

实践团成员教孩子们做纸绣球 刘秀兰 供图

实践团成员教孩子们制作扭扭棒手工 刘秀兰 供图

实践团和孩子们与心理手工作品合影 莫思燃 供图

支教课堂上孩子们正在进行创作 刘秀兰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的深刻内涵。在三下乡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乡村课堂,既当“求知者”虚心向农民请教农耕知识,又当“宣传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既做支教老师为乡村孩子开启智慧之窗,又成为“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让实践团成员们在服务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坚定信念。也让实践团成员们明白,只有将青春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意义,才能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青春奋斗永不止步。实践团成员将继续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农学院益农公益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合影 刘秀兰 供图
图 刘秀兰 莫思燃
文 卢晓玥 黄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