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农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农学院简介

农学院简介

广西大学农学院1932年成立于梧州,首任院长为原广西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家盘珠祁教授。1937年迁至柳州沙塘;1944年迁至贵州榕江;1945年迁回柳州鹧鸪江;1946年夏迁至桂林雁山;1952年独立建制为广西农学院;1958年广西农学院搬迁到南宁现址,1992年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与广西大学合并,由原广西农业大学的农学系、植保系、园艺系合并组建成新的广西大学农学院。

现全院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9人,副高职称33人,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114人,具有博士学位111人,占专任教师97.37%。国家级人才4人,广西高层次人才9人。

学院学科齐全,现设农学系、植物保护系、园艺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系4个系和1个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具备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作物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作物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硕士专业硕士点1个共3个领域(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村发展),本科专业4个(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学为广西一流学科,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校学生258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51人,研究生(含硕士、博士)1205人,留学生27人。学生在国家级、区级各类创新创业和学科赛事中屡获佳绩,近3年本科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58人次。其中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项、铜奖3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2项、自治区赛金奖11项、银奖3项,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三等奖1项、自治区赛一等奖1项。始于2005年的博士团社会实践项目成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多次受到团中央和自治区的表彰。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8957 m2,有校内教学科研实习实验基地200亩、扶绥亚热带农科新城基地1.68万亩;仪器设备6277台(套),总值1.42亿元, 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13台(套)。拥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4个,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9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

 “十三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38项,项目经费总额约4.28亿元,居学校第一。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5项,其中,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9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西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审定或登记农作物新品种52个,首次获得国家登记的甘蔗品种9个、柑橘品种1个、马铃薯品种1个,通过广西审定水稻品种4个、不育系10个。授权专利190件,出版著作和教材58部,发表论文229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78篇,部分成果发表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刊物上。

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校训,坚持勤作崇术、格物育才的理念,统筹推进综合改革,按照广西大学百年目标、三步实施、五个一流、六条方略的规划思路,培养新时代五有领军型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努力建成学科专业布局合理、亚热带农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学院。